Chasing.

关于作为艺术范畴的动画的应有水准的探讨——软科幻冒险动作动画《熊出没·伴我熊芯》观后随想

写在前面:

  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熊出没,之前都是在自己的设备上看的熊出没的大电影。

  两句话:每年春节档中,熊出没系列是“票房守门员”,名副其实;熊出没在中国动画发展的正轨上行进。

  另外,没想到这次整场的小朋友都很乖,没有一直大吵大闹的情况,有的话家长也会及时处理,观影体验还是挺不错的。和四年前看流浪地球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一直吵闹,荧幕前一直有影子晃动的情形相比,高下立判。

  一直对动画,尤其是中国动画的发展有所关注,但实在水平受限,写些东西图一乐,说点我自己想说的就好。


2023.2.15更正说明

  文中有一处引例不当,已在评论区更正。

/************************

  以下涉及剧情

************************/

  歌曲有口水歌,文章有套路文,电影有商业片,游戏有小游戏……这些固然好,不用太费资源就能制成,不带脑子也可欣赏,主打的就是一个消遣、娱乐,有的我也爱听、爱看。但我想,在此之外,各种艺术门类里,总有很多更具艺术属性、更有灵魂的作品在艺术的长河里汩汩涌流。

  既然刚刚看完伴我熊芯,那就说说动画吧。

  一部合格的动画,首先要讲好故事。动画制作的视觉效果这些技术层面的要素,都是后话,没有好的故事,制作出来的东西就只能作为技术发展水平的体现,而无法具有艺术表达的功能。

  要讲好故事,又有两大忌:

  主题模糊,故事线不明就里。过程中,可能有令人捧腹的情节让你哈哈大笑,可能有炫技制作的场景让你瞠目结舌,也可能有强行煽情的画面让你潸然泪下。但动画完结,脑海中你以为这部动画想表达的东西竟然在回想时无迹可寻,你明明知道它要表达什么,但你回忆里的那些片段根本无以支撑;又或者,它只是营造了一个个让你的情绪跌宕起伏的画面,敲碎这层外壳,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故事线清晰了,主题在这条线的行进中一点点显现、证实,内核才会存在;内核有了,那些特效、建模才能成为加分项。熊出没这部电影,有这么几条线:两熊寻找母亲一条,小洛接替母亲继续在AI探索的道路上前行一条,东海兄弟的剽窃他人成果谋私的阴谋一条。三线交织,要逻辑清晰地展现,难度更大。但是伴我熊芯在叙事方面整体做得很不错,纵然在细节处有些许情节的连接有问题,不过整个下来,故事线了然于心。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好的故事本身,在叙事过程中合理的闪回、补叙的顺序安排,以及一些关键但不重复的呼应。

  另一大忌,就是套路化严重,甚至是通篇套路。有些动画,情节刚开始就知道后续的发展,有的更是一眼望到头,从头到尾统统一猜就中。就说最近喜羊羊系列新出的一部勇闯四季城,剧情主线和以往的其中几部几乎重合,无非是换了个皮套,把故事背景设置得不同,其余都是往季套路,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不在此列举,总之看来常感无味,缺乏新意。

  当然,并不是要论套路就变色。套路之所以成为套路,要么是符合大众对事物正常发展的认知,要么是某种先前独创的事物成为了经典。但通篇套路不行,对应前者是琐事、闲言,缺乏单独拿出来展示的价值;对应后者是恶性的模仿,纵然这种套路可能无法追溯确定的开创者,但这种重复本质上仍是一种抄袭。套路其实很好,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可理解性,可以像润滑剂一样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适当的使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收效。

  在看伴我熊芯时,每次我根据情节发展推想后续走向的时候,在符合预想的情况之外,总有意想不到的部分。当东海的铁甲怪露出熊头的时候,我推想她就是要寻找的母亲,目前的情况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生物机械化,要么是生物记忆植入AI。情节继续发展,关于母亲的身份猜想得到证实,然而造成母亲是机器人的原因均不正确。原来,这根本与生物意义上的母亲无关,熊大、熊二记忆中的母亲,从一开始就是机器人,后续的工作只是记忆数据的篡改。符合推测的部分,是观众基于生活经验和对套路的认知得出的,因而整个作品具有合理性;超出预料的部分,则是每个作品的独创,它仍符合常理,只是超出了套路,在观感上更加引人注目,能体现出作品的一部分魅力。

  另外,感觉对于中国动画,部分作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单纯依靠独特的中华文化的魅力,而缺乏动画的特点与水准而丧失属于动画的魅力。

  有的是借助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但在故事的叙述和画面的表现上缺乏水准,很多依旧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归根究底,是文化本身的魅力,而无动画半点功劳——这其中的优秀文化,不用借助具体的方式,都能让人折服,但若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现,应赋予这种形式的独特优势,否则毫无必要。

  还有的是着眼于我们文化语境下所面临的问题,这样的题材往往有现实性,同时也意味着肩负了客观展现和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责任。然而,太多的作品,不是在问题的展现上有失偏颇,就是在剖析解决的时候缺乏深度,更有甚者缺乏现实性与合理性,造成烂尾、荒谬、不知所云。

  也就是说,决不能单靠某些文化元素、社会元素来吸睛,作为动画要符合动画基本的要求,更要在动画这一特定的表达媒介上尽可能将更多要素提升到更高的水准。动画如此,其他的艺术门类皆如此。

  在讨论完这些问题后,再度审视伴我熊芯。

  在叙事上,有悬念,但每一个坑最后都填上了;多线交织,但情节并不混乱,逻辑整体自然。

  在制作上,(除了幼年前期的熊大熊二的形象让人觉得很好笑?),人物外表纤毫毕现,对高水平科技场面的刻画有相当的水准;作为一部动画,特效水平比上海堡垒这样的科幻电影强太多,战斗场面具有浓烈的机械钢铁质感,科幻色彩浓厚,可谓精彩。

  在主题上,也许低龄观众看到了母爱的人性光辉,我想这也是电影想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这一点无疑是成功的。但观览整个故事,AI母亲的设定不得不让人回味:AI是否能具有类人的情感、又如何在现有道德伦理的体系中找到定位,这是长久以来讨论不断的问题。这部电影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考,也许没有作出完善的回答,但进行了细腻动人的展现,这一点更是成功的。

  由此,隐约之中,它更上一个水准——兼顾了传统人性的赞美和现代伦理的思考,以飨生活在科技高度繁荣的时代的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当然,缺陷无可避免,但瑕不掩瑜。动画难免有少量场面、情节的部分细节处不自然、不合理;光头强在这个故事中存在感很低,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也不大,但作为熊出没系列的常驻角色之一,出场是有必要的。

  最后,熊出没的大电影迄今为止,质量一直很稳定,票房除去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两年,一直是在逐年稳步上升的。同时因为每部都是在春节上映,所以得到了新春档“票房守门员”的称号——那些票房没有特定演员的流量加持仍然能超过它的,基本可以判定为值得一看的好片。




评论(1)

热度(3)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